紅幡是由沈雷,林楠執(zhí)導,聶遠,胡可,史妍,何賽飛,鄭振瑤,張山,楊洪武,陳良平,閭漢彪,江庚辰,李連生,杜劍,周賢珍,周月芳,袁曼芬,戈輝,丁正勇,左佰學,張璐,李耕,王斌,陳晨,伊雪光,葉丹青,張文藝,張超理,李世德,郭錫瑞,時佳,姜楚兒,劉笑聲,梁民華主演的一部國產劇。主要講述了:三十年代的中國風雨飄搖,內憂外患接踵而至,剛結束軍閥割據(jù)的分裂局勢,又遭日帝國主義的侵略。面對東北三省被強行霸占,全面侵華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在即,抗日救國運動風潮席卷全國。群雄鼎立的上海灘,更是兵家必爭之
-
正人君:210.38.118.164甘斯布寥落的神情和偶爾的笑容讓人難忘 -
biubiu大叔:121.77.27.36第一人稱的文字不一定真實,影像的第三人稱也不一定虛假 -
LUO墨菲:210.46.163.55「暴食」、「貪婪」、「懶惰」、「嫉妒」、「驕傲」、[淫欲]、「憤怒」 -
阿醋:139.204.20.151老大老二老四的作用就是各取三成三,組成一個老三。 -
蘇嚶嚶:123.233.59.53時間線清楚明白,從《明月幾時有》拍攝到電影節(jié)獲獎,最后也剪進了威尼斯獲終身成就獎的畫面。大致脈絡就是許鞍華的成長軌跡和老去的刻痕,中間很精準地插入了與之對應的作品片段,頗有種鞍拍片彌補人生的意味。文念中一定是對許鞍華的創(chuàng)作生涯有非常全面的認知,算是完完全全被她藝術理念滋養(yǎng)的后輩,選擇的敘述方式也足夠樸素平實,可能許鞍華自己都沒能拍出一部讓觀眾輕松進入她的電影。 不過看到最后也明白了導演的核心意圖,作為香港市民的許鞍華遠比她當導演有趣。徐克說她不愿屈就市場,實際上婉轉了,許鞍華是香港極少數(shù)不向粗制濫造妥協(xié)的電影人。很難相信當年新浪潮的掌舵人一生的時間都在孤軍奮戰(zhàn),如今沒有后輩來踹翻她們的舊體系,老去的電影人選擇用退守抵御時代。哪怕作者已死,只顧keep rolling,但愿電影永生。